时间:2022/8/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0518420286668560&wfr=spider&for=pc

果爸小启:

益阳,湖南省最早的四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镶嵌在洞庭湖畔的一颗明珠。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设立益阳县开始,多年一直沿用,从未改名,放在全国亦为罕见。

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在这里的桃花江写下了千古名篇《天问》;

三国时,关羽在这里的青龙洲单刀赴会,鲁肃在资水北岸筑堤,诸葛亮在资水两岸掘井;

南洞庭湖畔的明珠城市——益阳

南宋时期,钟相、杨幺的起义军在这里的武口寨安营扎寨,岳飞率军与之短兵相接,凯旋而归……

古老的传说,优美的风景,都被文人墨客们写在古诗词里。

今天,就请大家一起在古诗词里,来云游果爸的家乡、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益阳。

洞庭湖西秋月辉,萧湘江北早鸿飞。

李白:洞庭湖西秋月辉,萧湘江北早鸿飞。

《游洞庭泊泗湖》(唐)李白洞庭湖西秋月辉,萧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纻,不知霜露入秋衣。

这是诗仙李白描绘秋天夜游洞庭湖时的情景,泗湖位于今益阳下辖沅江市。

李白是诗仙更是酒仙,在他的诗中,“月”和“酒”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此诗概莫例外。

“月”字首句便有,“酒”字则被更生动形象的“醉”字替代,在第三句第一字的位置赫然醒目。

醉客满船歌白纻,不知霜露入秋衣。

这首诗的大意是:八百里洞庭波光粼粼,月华如水,不时有归巢的野鸟掠过夜空,勾起诗人的思绪。

而敞口船上,酒不醉人人自醉,还以歌促兴,不知不觉霜露把衣裳都打湿了。

李白坐船游洞庭湖,不止到了益阳,还去过岳阳;也不止在益阳诗兴大发,在岳阳也才思泉涌。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是李白在岳阳留下的杰作,当然这已经是题外话了。

溪山入城郭,户口半渔樵。

杜荀鹤:溪山入城郭,户口半渔樵。

《寄益阳武灌明府》(唐)杜荀鹤县称诗人理,无嫌日寂寥。溪山入城郭,户口半渔樵。月满弹琴夜,花香漉酒朝。相思不相见,烟水路迢迢。

杜荀鹤(约-约),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

杜荀鹤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

杜荀鹤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其实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晚唐。

相思不相见,烟水路迢迢。

这首《寄益阳武灌明府》,应该是杜荀鹤写给一个叫武灌明的益阳人,杜荀鹤不仅去过他的家里,还和他的交情不浅。

杜荀鹤在无聊落寞时,回忆起自己在益阳时的情景。益阳古城掩映于山清水秀之中,当地人半渔半樵,悠然自得。

在武灌明家里,宾主在月光下弹琴、赏花,饮酒到天明,那是何等惬意。

温馨忆往,往事如烟,可如今两人相距甚远,山重水隔,不知何时才能够再相见!

由此可见,益阳人非常热情好客,够朋友,给杜荀鹤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只有这样才可能让他无限思念。

峰岭横斜自重掩,个中真是小庐山。

李纲:峰岭横斜自重掩,个中真是小庐山。

《小庐山》(南宋)李纲其一盘纡石登白云间,风落岩花满路斑。峰岭横斜自重掩,个中真是小庐山。其二旁山修竹翠擅栾,疏节疏枝礕玉寒。安得诛茅此君侧,世间浑作梦中看。

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有座青秀山,形似九江匡庐,故有“小庐山”之美誉。

青秀山的主峰碧云峰,海拔多米,碧谷晴空,水流云绕,美不胜收。

盘纡石登白云间,风落岩花满路斑。

南宋建炎年间,名相李纲被高宗贬为湖广宣抚使,在巡经益阳时,也曾经慕“小庐山”之名,游览过青秀山,并题《小庐山》绝句两首。

这两首绝句描绘了青秀山旖旎的风光,别出心裁地把青秀山比作小庐山,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青秀山风景的喜爱,同时也隐隐约约流露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由于李纲生动形象的诗句珠玉在前,青秀山从此被世人唤作“小庐山”,声誉鹊起,成为益阳旅游避暑胜地。

旁山修竹翠擅栾,疏节疏枝礕玉寒。

青秀山半山腰,有一座世人称之为“远公道场”的东晋名刹清修寺,比南岳大庙要早建多年。

应该说,这座清修寺才是真正与庐山联系精密的纽带。因为益阳青秀山的清修寺,与江西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都是东晋高僧彗远禅师创建的。

无独有偶,南宋右丞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张栻也写过一首《题益阳清修寺》,意境更加深远:

峰势香炉直,溪流峡水潺。居然一兰若,唤作小庐山。老木千崖表,孤亭万竹间。明朝问征路,回首白云闲。

明朝问征路,回首白云闲。

虽名为《题益阳清修寺》,其实所写为清秀山风景,且其意境甚至比李纲诗更为悠远。

由此可见,至少在宋朝时,益阳青秀山就已经闻名遐迩。

果爸思诗:

古诗词里的益阳,历史风云际会多年,和邯郸、洛阳、成都一起,四个历史文化名城平起平坐,坐不改名行不改姓,风景是一如既往的优美。

而与益阳有关的古诗词,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唐朝杜甫在《入乔口》里这样描写益阳的风景:“树蜜早峰乱,江泥轻燕斜”;

宋代苏东坡在《碧云峰》里这样吟咏益阳:“水光千里外,人影万峰中”;

水光千里外,人影万峰中。

宋代黄庭坚在《过沅江》里这样赞叹益阳:“渔童醉后莫吹笛,要听一江秋浪声”;

到了清朝,诗人李昌焌还为益阳鲁肃堤写出了“留下一堤春草绿,鹧鸪声里唱江南”这样动人的诗句……

朋友们,你喜欢诗情画意的益阳吗?欢迎在果爸文末评论区留言互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yangzx.com/yyszx/110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