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益阳在线11月12日讯(记者曹贵通讯员熊琦)11月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开启。从这一天开始,我市1.3万名普查员陆续走进千家万户。细微之处见真情,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逐人逐项开展普查登记,这其中,有酸,有甜,更有温情。

1

9月底,赫山区茶亭街社区副书记舒玲勇挑重担,一个人揽下了滨江花园小区的人口普查工作。该小区是辖区的内普查难点,共有32个楼栋,余户,加上外来人员较多,调查入户、摸清底数相对困难。时间紧、任务重,舒玲立即在小区组织了4名离退休党员、志愿者,成立了一支人口普查小组。

“家里现在几个人住?”“孩子是什么学历?”在普查过程中,舒玲一边询问、登记好信息,还不时和居民拉拉家常。面对海量的登记工作,智能电子设备又不够用,舒玲就打印好纸质表格,分给其他4名普查员,让住户手动填写后,再由她统一登记。目前,她已全部完成该小区余人的短表录入。

舒玲告诉记者,10月起,他们就开始摸底调查,爬楼入户,向居民宣传人口普查。在她看来,住户配合度是普查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一般入户登记前,她会在网格群先发通知,告知大家今天去哪个单元,并请准备好证件。居民看到后,当晚就会自觉在家等候配合。

2

何奇是资阳区沙头镇华兴村的一名普查员。10月25日,户主底册录入工作正在该镇如火如荼开展,就在此时,何奇接到了电话,他的母亲确诊为结肠癌,需立即手术。请了三天假陪伴母亲,何奇又立马投入工作。

华兴村有户籍人口人,流动人口较多,巷陌纵横,门牌号极不规律,村里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儿童,人口普查员必须挨家挨户进行登记。为了赶上进度,白天何奇上门摸底,晚医院,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整理资料,录入信息。

11月9日,华兴村在全镇八村一社区中,率先完成了短表录入。

3

环保路社区主任庄达是第二次参加全国人口普查。“以前,入户登记全部要手工填写,非常费时费力。这次人口普查录入电子化,确保了普查登记数据真实准确、不重不漏。”谈起人口普查的变化,从当年的一名新兵变成一名老兵的他,感慨颇深。

环保路社区共有16个普查区,租住户较多。白天居民都出去上班了,庄达经常要多次打电话才能联系上对方,有时上门五六次才遇到人。有的租户认为,自己户籍在农村,不理解为何要在城镇登记信息,就搪塞上门的普查员。遇到这种情况,庄达会进一步宣传解释,打消他们的顾虑。

除了人口普查以外,庄达还要兼顾社区的其他日常工作,“白+黑”“5+2”工作模式已经成为这段时间的常态。

4

姚宏虎是康富路社区的一名人口普查员,也是该社区居民小组组长,邻里都亲切地称他姚组长。

今年,人口普查工作才刚开始,姚组长就主动报名帮忙。他负责的区域是老旧小区,社区就让懂得操作流程的年轻人和与居民熟络的姚组长一起行动,确保认路、认人、操作设备的能力“全覆盖”。由于姚组长平时和居民关系融洽,整个过程很顺利,每一户居民不到15分钟就能填报完成。

姚宏虎说,白天没人在,就晚上入户,有的家去了好几次都没人,就等下班后去,只要看着没登记的住户家灯亮着,就上去敲门。年过六旬,每日上楼入户步行近2万步,他不仅没有丝毫抱怨,还笑着说:“正好借此机会锻炼身体了。”

一遍遍踏足社区里的一条条小巷,普查员的视野里多了许多平时不易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yangzx.com/yysxw/92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