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喜讯 《湘语益阳(泥江口)方言参考语法》荣获“暨南大学詹伯慧语言学奖”二等奖 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夏俐萍所著,于年6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国内第一部汉语方言参考语法专著。 今刊作者记录的益阳(泥江口)方言声韵调系统,供读者了解。 益阳(泥江口)方言声韵调系统 文 夏俐萍 传统描写汉语方言音系时,一般对方言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并将其与中古音系(以中古的《切韵》系列韵书作为参照)进行比较,讨论该方言音系的语音从古到今发生了哪些变化。现代音系学往往从辅音音位、元音音位和调位等几个方面描写一种方言的音系,并对音节结构、音节弱化、重音等问题进行描写。本章依据汉语方言学的传统做法,对泥江口话的声韵调系统以及音节系统进行研究。 一、声母 声母20个,包括零声母在内。 注释: ①全书语音例字中,下标1表示白读,下标2表示文读。泥江口话部分声韵母存在成系统的文白异读情况。 说明: 1.合口呼韵母单独成音节时,通常音节前有一个无擦通音[?]。 2.[z]浊音成分不明显,实际音值为近音[?]。为方便起见,记作[z]声母。 3.[l]声母和鼻音韵母或鼻化韵相拼时,音值接近[n],但[n]、[l]不形成对立,记作[l]。 4.发[f]时实际音值接近[?],[f]声母和单元音韵母相拼时,有一个不明显的[u]介音。 二、韵母 韵母32个,包括自成音节的[m?]、[n?]。 说明: 1.[?]的实际发音位于[?]和[?]之间。 2.[an]的鼻音韵尾有弱化趋势,但不如市区方言明显,在这里仍然记为鼻音韵尾,不记为鼻化元音。 3.自成音节的[m?]只有“姆”一个例字,有[n?]的变读,但“翁红你蕹”等字并没有[m?]的变读,因此仍然设两个自成音节韵母。 本书对韵母的处理不完全采用音位标音法,而是考虑了音位的具体音值。在上文韵母表中,如果采用音位标音,复韵母只需标出音位即可,不用考虑其具体音值。上文韵母表中具体音值与音位之间有如下的对应关系。 可见,如果采用音位标音法,泥江口话的元音音位可以归纳为八个,包括一个舌尖元音[?],七个舌面元音[iuyaoe?]。韵母表中的具体音值则反映了不同元音搭配时的语音同化作用。复合元音的韵尾均出现达标不足的情况,如[aeɑ???]的尾音段成分均无法达到目标音段[iou]的程度,而且这几个双元音的动程很短,有强烈的单元音化的倾向。鼻音韵母[?n]中的主元音也由于分别受到前鼻韵尾的作用,主元音央化,与目标元音[e]有较大的差异。 三、声调 说明: 阳平调值在不同人中的发音有所不同,有的读作曲折调[]调,有的曲折调不明显,可以记为[23]调(见图2-2),本书记作[]调。 泥江口话有一个中平调,两个升调(低升和高升),两个降调(低降和高降)。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整个湘语区的高升调[45]常常有假声的变化。假声(falsettovoice)与常态带声(modalvoice)发音时的区别主要在于声带活动状态的不同。发常态带声时,声带整体参与振动,各部分均衡紧张;发假声时,只有声带边缘的韧带部分振动,声带整体处于松弛状态(Vennard)。图2-2是泥江口镇一位男性发音人(M1)和一位女性发音人(W1)声调的平均基频与时长的图示,横坐标为时长,单位毫秒(ms),纵坐标为基频值,单位赫兹(Hz)。 图2-2泥江口声调的平均基频与时长(男左,女右) 从图2-2可以看到,男女发音人阴去调值的基频起点与降调上声的基频起点接近,均在毫秒左右达到基频最高值,但末尾部分均有一定的回落。相比而言,女性发音人的基频值比男性发音人要高得多。女发音人阴去调基频起点均值为Hz左右,从一开始就往上升,最高基频均值达到Hz,已经超出了常态发声的调域范围,是假声的发声态。在所有样本中阴去调值最高基频达到Hz。男发音人阴去调值的基频起点在均值Hz左右,最高均值也只有Hz左右,只接近女性发音人阴去调值的最低基频,男性发音人所有样本中阴去调值最高基频调值接近Hz左右,个别字有假声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图2-2中,女性发音人的阴去调超出了常态发音的调域范围,是假声,但男性发音人的阴去调基本可以认为在常态发声之内。阴去字在实际语流中的假声发音与非假声发音并不构成音位上的对立。本书对于声调的分类不区分高中低三域。 ★图书信息★ 《湘语益阳(泥江口)方言参考语法》 夏俐萍著 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