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文化益阳

这些旧照,当刷新你对益阳抵御外侮的原有认知——

图说益阳抗战(上)

邓亚龙(老汉)谌建章

10多年前,老汉开始写益阳的抗战故事,就得到许多朋友、同好的支持:赫山区区志办主任陈泽伟先生,提供了70多张挪威驻中国大使馆的照片;益阳皇宫照相馆经理、摄影师欧阳绘哉,馈赠了近张他从民间收集的影像;日资企业“三友家俬公司”董事长三元先生,也从日本邮送了26张……因撰写益阳抗日名将何宣,年过八旬的台湾老兵萧立戎与老汉成了忘年交,说他在台湾的“益阳同乡会”有一张姓会员,其父是抗战期间国军随军记者,遗物中有密封完好的上百个关于益阳抗战的胶卷,并答应年去台后,找一位最高明的冲印师冲印出来。谁知萧老回台后,便黄鹤一去不复返,而他台湾的家里又没电话,益阳的手机也成了空号……未料年,老汉的同学、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张海燕,通过他在永州电业的徒弟王强,一次就网购了香港客户张电子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国军随军记者和美国人共同拍摄的,其技术性强,效果也好。至于这批照片是否就是萧老讲的那些,或者说,其中关于益阳的便是那批,就楮叶莫辨,难以考究了。这之后,便是“益阳在线”网友都知道的,我市青年文史学者、青少年管弦乐团副团长张洋的一桩奇遇:他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朋友一医院创始人、挪威传教士倪尔生的外孙女礼百丽及其丈夫,为表谢忱,礼百丽女士赠他一套余张的挪威与益阳友谊见证的照片,其中,有许多也是反映益阳抗战的。在张洋先生向图书和档案部门赠送这些相片时,老汉承蒙关照,也受赠一套。先是一张难求,而今累赠近万张,怎么甄别和确定,又成了一桩棘手事。虽说这些照片大都是抗战年月的,然地域极广,除了益阳和我们湖南,还有安徽、四川、广东、广西、云南、乃至越南的。且图片就是图片,它不会说话,除极个别背景上有字,均无说明,卖家和赠者自然也说不清楚。还有,这些照片虽为专业人员所摄,但限于当年设备,绝大部分像素不高,放大后也无法获知想要的东西,只能以背景、实物和服饰来确定大致范围。尽管如此,老汉还是靠自己的痴迷,及对益阳历史的一点了解,初步清理出90多张。然后按图索骥,走访相关地点,拜访上了年岁的老人,经集体磋商和反复辨识,从中又筛选出下面若干。今尝试着分四个部分,介绍给“在线”网友——

一、“西南潮”的补给站

这两张均摄于年。

上图是王秉承县长扩修麻石街前的临兴街,街上的铺号,如“蕊馨斋”“协和药号”“复兴斋”,一些老人还记忆犹新。至于左手边的竖招牌“安化……”,老人们认为被遮掉的可能是“会馆”二字。

下图左边第二条幅,疑为缺了一个字的下联:“时移物换大泉家家又过年”,估计这里应为原益阳县的大泉乡。可能受战争影响,这家商店已关了板子。而拍照这天,也许是大泉乡逢集,益阳城里的布商来此赶集了。从小老板的敬业和笑容可掬上,可见出如这副春联所形容的,益阳人面对抗战的乐观态度。

大泉乡是南京保卫战身兼六大重职的城防长官萧山令的家乡,铺板上被风雨剥蚀的标语,“真心救国、荷戈逐日、努力攻倭、复旧山河”,亦可见该乡当年全民抗战的氛围。

据年出生的老人王心印指认,这两张照片均摄自于聚庆街下的“人和码头”。其所以是人和码头,乃因左图后面隐约可见的油桶、缆桩及着制服的女士,右图后面露出的三只大烟囱,是“中国资源转运公司”的大货轮,专门向西南转运抗战物资的。“因吃水深,停得远,每装一次货,要几天”,这是他儿时拂不去的印象。他见到这种景况时,和这两个条胯小孩一般大。

王心印,原湖南汽缸垫厂政工科长。为可靠起见,他还找了几个儿时的朋友作了一番辨认。他们说,左图的小船是新化下来的,因形似泥鳅,故叫“鳅船”。新化地处梅山腹地,只有一条恶水通向外面,认为太极图是仙人遗梦,故连这样的鳅船船头上都有个小小的太极,说出事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右图大一些的船则是资江下游的“洞驳子”,船篷及覆盖物,是洞庭湖里常见的芦荻。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野蛮的侵华战争,造成了中国近代以来一次最大规模的迁徙。这种迁徙,始于抗战爆发的两个节点,年和年,慢慢结束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年。涌向大西南的迁徙潮,则是年以后。

益阳,自古就是西南大通道的一个必经地之一。由于西南迁的人口大量流入益阳,故益阳大码头有“水都能卖出好价钱”一说。话虽这么说,但大码头一带的商户或居民还是尽量创新生意,延长营业时间,久之,益阳便成了“西南潮”的可靠补给站。上图,被老人们认定是“将军庙小吃街”,说因客人络绎不绝,这类小吃摊白天黑夜连轴转。那地上耀眼的白色,显然是黄泥湖的萝卜。

益阳小吃以“米面”著称,这位黑衣妇人用漏瓢舀到碗里的显然是米面。地摊边以米面果腹的,显然是携家带口的难民。

这位妇女,可能在学着在做煎饼馃子,以适应北风人的口味。

“妙手回春”的大牌匾下,一着棉衣棉裤还穿着棉鞋的老者与一穿中山装的年轻人正聊得入巷。此情此景其所以被拍下来,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老者不凡,二是问医者亦不同寻常。

任汉良,年生人,益阳一位老公安。经他确认,老者叫莫荫南,其人其诊所他都见过,就在二堡的韩家码头,是益阳著名的蛇医,益阳中医师公会会长。那位年轻人,从衣着与文雅来看,为后来“西南联大”的学生也没准。

该学生为什么对蛇医感兴趣?因为到了益阳再向南,就进入南蛮之地了。蛮的繁写为“蠻”,由丝虫二字组成,那地方除了瘴气,还是长蛇与蜈蚣的出没之地,学生队伍中派善医者来拜访老蛇医,乃情理之中也。

这是被许多老人共同认出来的“阜和锅铺”,说这里的锅厚重结实,不易摔坏,特别适于船家。锅铺在二堡的邵阳码头,从老太婆的打扮和烟袋来看,非新化邵阳人莫属。虽上乡人的铁锅没有“湘中铁锅”的名气,却受到船老板的喜欢。这就应了黄永玉画的那只得意的小老鼠:“我虽长得丑,却有妈妈爱”。不过,在西南流人口众多时,该铺生意却平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下放和干部进五七干校时,几乎人手一只网袋子,一些大件行李如棉絮棉被、绒衣绒裤,一些常用的脸盆、铁桶等洗嗽用品和书籍,都用尼龙或塑料的大网袋一兜,这样既方便,又节约了行李箱。

只是绝大部分知青不知道,这种现已绝迹的网袋子,在跑日本时也风行过一阵。如老人们记得的“珍记福袜厂”,就临时雇佣了一批工人,为西南潮的难民编织网袋。虽无法辨认该图地址,但这样的临街编织在年前,却是益阳的一道寻常风景。

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一张,是年网友“举手说话”送给老汉的,说是抗战时的益阳,却不知人物和地点。不意第二年萧立戎先生看后,说中间端坐者为时任沅江县长张洋,站立者可能是国军99军师团团长李才佐。说当年沙头属沅江,这是沅江军地在沙头乡联合召开的一次有县、乡、保长参加的配合长沙第二次会战、阻击日寇水上来犯的战前会议。时间,年秋。

战前会议虽然紧张,但墙上的标语、领袖像和桌上的花瓶、闹钟及带盖的茶碗,仍透着一丝温馨和祥和。特别是右边那张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照片,说明蒋介石在抗战中还挺民主,不独裁。

由这种民主和祥和,到不日的水上阻击战,笔者不由想到了战争的残酷,想到了前苏联那部轰动世界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因为,据《沅江县志》载:日寇为了打通洞庭湖水上通道,夺取南洞庭一带的粮棉战略物资,于年9月10日,采取杀鸡用牛刀的手法,动用了15艘炮舰和5架飞机,大举向沙头进犯。团一营首当其冲予以阻击,战斗从10日下午2点开打,激战半天一整夜,全营除了4名炊事员,名官兵全部捐躯。另加上2、3营牺牲的,此次沙头阻击战,岛岸共计余名中华好儿郎捐躯在益阳南洞庭。

左图,据说就是解放后的益阳冷库,也是六十年代后的食杂果品仓库。墙上标语,有“匪军、匪伪组织”等字样。据任汉良先生解释,抗战时期,也是国共合作时期,这里的“匪军”,不是共产党的武装,而是指抢劫军用物资的土匪武装,“匪伪”,则是指汪伪政府渗透到益阳的“汪逆”国民党组织。当时的“汪党”在抗日持久阶段的益阳,可说是半公开的。所以,这条标语没有“排共”的意思。

右图则是没有拓街前的大码头,4米宽的街道及麻石的排列就是这般模样。

此照虽不能确定地域,但妇女手中的饼干包装式样,却被永清街居民梁德鄂等几位老人认定是他们街“民康糖果铺”生产的。当时难民潮涌向益阳,涌进麻石街,民康的老板便推出了这款亮油纸包装的“旅行饼干”,每盒有六块长饼干,三两重,吃完再喝点水,能保证成年人一餐的干粮。

梁德鄂还说,为了不短斤少两,那套冲饼干的钢模子还是从汉阳引进来的。因为如果模子不规则,短斤少两了,那些当兵的会打人。

我市古碑拓片专家鲁新民说,民康糖果店在光复后更名为“天昌糕点厂”,年公私合营后,又更名为“益阳市糕点厂”。解放后,饼干的包装就不是亮油纸,而是玻璃纸了。

这家叫“益兴”的金号,据任汉良回忆,其老板,原是益阳轮船公司老板之一,姓赵,叫赵桂林,为打破英轮太古公司和日轮日昌公司在内河运输上的一统局面,曾与四名船老板组成“益阳五轮公司”。此人的弟弟是《益阳民报》的总编,叫赵知藩。

抗战爆发后,在汉口客运停运前,赵桂林把自己的客轮卖了,开了这家金号。日军破城之前,则跑到香港另辟新业。香港沦陷后,又跑到马来西亚做雨伞。因善跑,此人在益阳有“跑匠赵桂林”之说。

每次长沙会战打下来,益阳便平添数百甚至上千寡妇。平时,这些在后方的军人妻子,既要养老抚幼,备战支前,又要随时做好接到阵亡通知的准备。上面两图虽不相干,却与她们密切相关。在未接到阵亡通知前,代写书信的摊点是她们常去的地方。而一旦接到通知,这个做白蜡烛和灵位牌的地方,却也是她们必须来的地方……当年益阳的蜡烛,不管红白都带把,便于插竖。

抗战时期,益阳的生活方式也同仇敌忾,涂上了一层战争色彩。如洞房的婚床,就出现了这种“跃马挥枪”的雕刻。两边的红色浮雕,原意是表现民国的国旗和国花,即青天白日和梅花。虽说白日的光芒规定为12道,但民间以为越多越好,以至不说明,还不知道这就是老百姓心里的国徽。

据说,洞房的婚联也抗日味极浓:男学方先觉、李玉堂;女效花木兰、杨门将。横批:光大家国。

方先觉,二级上将,相继参加了中原大战、台儿庄会战、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特别在衡阳保卫战中,率部面对6倍于我的日军重围,防守了47天。

李玉堂,中将,与李延年、李仙洲、王耀武合称“三李一王”。日军三次进犯长沙,李玉堂均予沉重打击,取得了抗战史上闻名中外的三次长沙大捷。

上述二照,老人们认为是益阳三堡与窑湾地段,一是街道和地貌像,二是都与伤兵有关,而当年窑湾确实驻扎医院。该医院开始建在城内的三圣殿,后为了安全转到了乡下。这两张图片估计是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打响后所摄。当时三堡街面的麻石尚未铺好,路边可看到施工的痕迹。

(未完待续)

昔日烂泥湖,今朝米粮仓——赫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见闻期待!明清古街将于7月动工,计划两年建成开街吴先明:与死神赛跑的救心人“辛苦了,来自益阳的兄弟!”来源:益阳在线

投稿邮箱:

iyzx.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yangzx.com/yysxc/65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