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怎么确诊 https://m-mip.39.net/nk/mipso_7585648.html

来益阳已经四十年了,我就是见证了益阳四十年变迁的那个人。

初来益阳的时候,记得益阳就是那么两条街,一条是通往桃花仑的新街,一条是从大水坪到东门口的麻石建造的肠子街,大约有五里长,那可是当时最繁华的街,沿街都是建造的黑瓦木结构的房屋,小商铺林立,最热闹的地方要数大码头、电影院、湘剧院和县剧院了。

我记得当年虽然是一条窄逼的街道,可热闹非凡,白天都是赶集的人们,挑着担子和箩筐乡下人,都赶往桥下做生意,桥下成为了一个特大的农贸市场。我也经常到桥下去买菜,有次去买菜,看到一位大婶撅着屁股在摊位前选鱼,屁股又大,几乎挡住了整个摊位上的鱼,我心想这女的屁股够大!搞得我想买鱼,却只看见屁股没看见鱼。

当时益阳还流行一首打油诗:一个益阳一座楼(百货大楼),一个公园(会龙山)没有猴,一条马路走到头,一个警察管两头。不过今天的益阳早已是今非昔比了!但我还是留恋那个老益阳。特别是老益阳的美食!

那时候益阳有许多美食,湘剧院对面有一家卖武汉豆皮的,特好吃。做法就是用米浆摊成薄饼,再打入鸡蛋,煎得焦黄,看上去黄灿灿的,让人很有食欲。然后在里面放进去烧麦做法的糯米,加入笋丁、香菇丁和肉丁,又油又糯又香还有点酱油炒饭的味道,可好吃了!每次还没吃,看到豆皮那糯油油的感觉,口水就立马来了。虽然这豆皮属于武汉的美食,却成了我小时候属于益阳的美食风景。

在贺家桥与汽车路的交界处,有一家面馆,不仅面好吃,最好吃的还是白粒圆,还是纯手工现做的,把米磨成浆,倒进一个木斗里,木斗的下面有一排小圆洞,米浆就会自然地从小洞中流出,木斗架在一口装满清水的大缸上,在米浆外流时,就用一根竹片不断地把冒头的浆液刮入水中,米浆则成小圆球状纷纷落入水中,有的直接沉入缸底,有的却像跳水运动员一样,一个筋斗被就浮了上来。这种做法就是为了让米浆冷却凝固成白粒圆。不过师傅要控制好节奏才能保证白粒圆的大小一致,还有点技术含量呢!然后捞出在开水中焯一下,放到预先准备好的酸菜和榨菜丁为主的汤料中,可好吃了。

然后就是中吉福的手工面,据说是在和面时加热水和成的,和成后还要用一根长长的竹杠,人则坐在竹杠的一端,另一端对着面团反复碾压,人也会随着竹杠的弹力起起落落,同时还要调整竹杠压在面团上的位置。外人看着似乎是在做运动和舞蹈,这就成为了店内一种颇有看头的独特技艺,食客们总是寻着声响伸长脖子,通过那个上面的小方窗口朝里望。殊不知就是这道独特工艺做以出来的面特别劲道,而且煮熟后有一种透亮感,似乎用油浸泡出来的一般,嚼起来弹性十足。现在想起来这工艺真可以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就是大码头爱晚米粉店,地道手工粉,就是把米打成浆,每次用一只木瓢舀一瓢,倒进一个白铁圆盘中,另一只手则手握圆盘慢慢摇动,让米浆在圆盘中走匀,形成一种覆膜。然后上特制的蒸笼蒸熟,再将蒸熟的米粉圆片揭下来凉在竹竿上,用时取下切成小半寸宽的条,也就成了我们益阳人常吃的宽粉,这种工艺制作的米粉,滑嫩柔软,口感舒适,加上独特的汤料,店内每天都爆满,如果是在冬天,整个店内都在雾气当中,有种热气腾腾的感觉。

如果还是说面,那就是新新饭店的大锅面了,一说大锅有多大,感觉有一米五的直径,里面的水永远都开着,灶台上一次排满个碗,厨妈还能将大碗摞成两层,上下留有间距,放油和酱油时,师傅总是舀一大勺,一条适度的水线一路淋过去,保证碗碗调料到位。大家都排成队,轮着拿面。

师傅系着一条大兜肚,颜色已经泛黄,一手拿着两尺长的筷子,另一手拿着烟,时而叼在嘴上,燃过的烟灰已有很长一截,给人一种时刻跌落锅中碗里的担心,还没人去说他。把面放到滚开的水中,不时地用筷子在水中将面挑那么一下,有时候用筷子挑起一根面甩到墙上,当面粘到墙上就开始捞面,捞面特有水准,每次都是一碗的量,放进碗里时还搭一下,面就像上了摩斯的头发排列整齐有看像,不过只有一种肉丝臊子,还是勾了欠的浓汤。所有排队的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师傅操作,取了面的就马上在磨得光亮的老旧方木桌前开吃,“吸溜”声响成一片,接着就看见排队人的喉结在蠕动,那是吞咽口水的动作。

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可那些个美食都存盘在了儿时的记忆种!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yangzx.com/yysxc/119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