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www.txbyjgh.com/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警报并未解除。五一假期畅快的游玩之后,大家防疫思想不能放松,仍需要做好疫情措施。对此,专家特别叮嘱。 叮嘱一:保持勤洗手的好习惯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病毒、细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病原体可能通过手和口、眼、鼻的黏膜接触进入人体。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手的清洁卫生能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洗手是减少手部细菌、病毒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正确洗手是关键。正确洗手是指使用流动水,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每次洗手应揉搓20秒以上,应确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缝、指甲缝、手腕等处均被清洗干净。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 叮嘱二:这些地方还是要戴好口罩 随着我国多地应急响应等级下调,4月30日,北京举行的第97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6位发言人都摘了口罩,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地方都不需要戴口罩。 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副主任李亮表示,对于传染病的普遍预防,两个措施最有效:戴口罩和保持手部卫生。李亮解释说,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前,应该继续保持戴口罩这种习惯,尤其是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办公场所等,带口罩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保护,从而避免疫情的传播。这四种情形口罩一定不能摘掉。 一是身处人员密集的场所。例如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应随身带好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 二是特定场所的工作人员。例如火车站、机场、公共交通工具、养老院、福利院、监狱的工作人员应该佩戴口罩。 三是部分重点人员。包含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境外来的回国人员,应该佩戴口罩。 四是有职业暴露情况的工作人员。例如医护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的警察、保安,保洁人员等,这些人群也应该在工作时佩戴口罩。 叮嘱三:勤通风降低室内污染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目前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但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不会在空气中长期飘浮。如果不在密闭空间里,通风会使飞沫在空气中形成的病毒浓度降低。建议每天至少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开窗通风,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 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专家介绍,室内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包括化学性污染物,比如二氧化碳、甲醛、燃烧产物等;物理性污染物,比如噪声、家用电器产生的辐射;生物性污染,比如尘螨、各种致病微生物;放射性污染物,比如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质“氡”。 通风是一种引入新鲜空气,以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并且能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有效手段。且自然通风还具有舒适、节能、便捷等优点,对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与新鲜非常重要。 此外,专家介绍,开窗通风还能够增加室内有益身体健康的空气负氧离子。空气负氧离子,是地球上维持生物健康的重要物质。它可以调节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促进造血功能和肺的换气能力,提高人的免疫力,被誉为“空气维生素”。 而这种负离子在山林、海滨的空气中的含量最高,每立方厘米中约有个;农村原野中较高,每立方厘米中约有个;城镇较低,户外约有个,室内只有个;在冬季密闭的房间内,只有几十个。开窗通风,能够把对身体有益的负离子引到室内来,并送走对身体有害的过盛的正离子。 展开全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yangzx.com/yysly/122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