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在八九十年代,相对于高中考中专来说,初中毕业考上中专的人更被人看好。因为高考考上的学生,前面有本科和专科,之后才是中专,能考上中专也算不错的成绩了。但是初中毕业上中专的大家觉得更厉害,因为他们是初中生中成绩最好的一拔人,考不上中专后才去上重点高中。怪不得有些中专生会说,如果当年我们不上中专,三年后高考上清华、北大的同学会换一批人。虽说这句话有些夸张,但也有一定道理,湖南省高燃就是在中专毕业后复习几个月考上清华的,而四川省的张非,是从中专退学后考复旦大学,之后复读两次考清华,一次考北大。

一、中专为什么是农村优秀初中毕业生的首选?因为当年中国绝大部分是农村人,而且城乡差别非常大,跳出农村是农村人普遍的愿望。而当时初中毕业就可以通过考中专而实现从农村人到城里人的转变,因此初中毕业考中专是当时优秀学生优先选择。这时的中专有省部级全国招生的中专,有地区级的农校、商校、卫校、中师等。全国招生的中专最难考,分数极高,而地区级的中专相对要好考一些。有一点可以肯定,凡是能考上中专的学生,肯定能上高中。当年中专毕业,国家是包分配工作的,是带干部指标的。上学时也不用交学费,每个月还发一点伙食补贴。

二、中专毕业去打工,回家复习半年考上清华大学。湖南省益阳市的高燃,生于年,从小成绩非常优异,由于家境贫困,初中毕业后他父母要求他上了中专而不是继续读高中。其实那时候中专已经不是很吃香了,不再包分配工作,所以中专毕业后,高燃就到广东打工赚钱了。而且在企业由于他自学了ISO认证方面的专业知识,外企当工程师,月薪也拿到了五千元,这个收入在当时是非常不错的收入了。但是高燃不满足,他想要上大学。年在离高考仅几个月的时间时,回到湖南益阳插班读书。

对于一个没上过高中,去插班班级第一次月考考了全班倒数第二的中专毕业生来说,高考之路有多难。但是第二次月考,他竟然可以考到全班第一名。并且最终当年顺利地考上了清华大学,由此可见其智力水平非常人能比的。

三、从中专退学上高中,四次高考,一次复旦大学两次清华,一次北大。张非在14岁初中毕业时,考上了四川省的一所邮电中专学校,最后也是因为调皮,只读了两年时间就退学了,回到岳池中学复读。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张非考上了复旦大学,因不满意而没去就读。第二年进入岳池第一中学复读,以分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可惜在校管不住自己,因贪玩游戏而被北大退学。年复读后又考上了清华大学,可是他不长记性,因同样的原因,被清华大学退学。年又在南充十中经过三个月的复读,以分——南充市理科第二名的成绩再次考入清华大学。一个从中专退学的学生,竟然能三次考入中国顶尖大学清华、北大,不能不让人觉得是考霸。

其实不管是湖南的高燃还是四川的张非,他们都还是在中专不再包分配,也就是不再吃香的年代,其智力可以碾压绝大部分重点高中的学生。而八十年代在初中中专更加受重视的年代,这些中专生智力水平可想而知了。如果这批初中考中专的学生都上高中,那么高考名校录取的学生会不会真的换一批人呢?

其实大家可能也感受到了,在很多单位,你如果查看领导的简历,第一学历是中专,而且参加工作时才十八九岁,不用说,这就是初中中专毕业生。当然也有一些比如考上中师的,一辈子在乡村中学当老师的,也有考上部属中专,分配到企业,结果企业倒闭,而下岗的。总体来说,那时的初中毕业考中专的,都属于智力水平很高的群体。

你身边有初中毕业考上中专的朋友吗?他们过得好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yangzx.com/yysly/119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