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突围、突破,解构、重构;“三管齐下”。必须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把政策效能发挥到极致、把政策影响放大到极致;变坐商为行商,变等客上门为请客进门、主动上门;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营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立规明矩,建章建制;以管理促发展、以管理谋效益。 安化有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异类”,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标本。安化有线在行业遭受种种冲击、整体滑坡,部分公司经营惨淡、每况愈下的情况下,逆势上扬,始终保持持续增长势态,始终保持良性循环发展状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姿态,取得引人注目的经营业绩。其奥秘何在?笔者遵陈刚董事长之令,对安化有线陈社平总经理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了访谈,初步总结出如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姑且称之为四大驱动: 一、业务驱动——三管齐下。继有线电视传输、家庭宽带之后,安化有线将集客业务作为公司新引擎,以弥补公客的流失,形成三大业务共同推进的新战略格局。面对三大运营商和网络视听新媒体冲击,有线运营商不断更新观念,推到原来封闭的花园围墙,摆脱有线电视传输商、管道商身份,解构原有的业务架构及服务模式、盈利模式,全力突围、突破,重构新的增长极和收入渠道。但有线电视基本业务仍是我们的主营业务,有线电视基本业务收入仍是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做增量、做加法,不是彻底舍弃原有业务、原有收入,只是不再“吊死在一棵树上”。安化有线通过落实相关政策,发展集团用户;通过强化营销、提升服务,发展城镇用户;通过收购小片网,发展农村用户等举措,确保有线电视总用户流失不明显。而基本业务收入虽然在总收入中占比逐年下降,但年仍然占比为55.84%。同样,通过多种举措,使家庭宽带用户增长,年宽带业务收入在年度总收入中占比20.43%。 陈社平说:光搞电视业务,一年顶多实现多万收入。所以,他们大力发展集客业务、单位业务、公益服务类业务、智慧城市业务,电话业务等等。通过艰苦努力,他们近几年拓展的新业务有:监控和会议系统工程建设、无线局域网工程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教育块),承建了全县乡镇财政备份专网25个单位以及财政内网条,承建80个单位专网业务。内网、专网、智慧城市等集客业务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虽然这一收入目前还不能与基本业务收入、家庭宽带业务收入比肩,但大有青胜于蓝、后来居上之势,更重要的是,使公司收入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趋向多元化、健康化、合理化,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使公司基本摆脱依靠单一的电视收视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局面。也许,对有线网络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影响现在、改变未来的变局。 二、政策驱动——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电视台是党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有线网络是党网,是党和政府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主阵地。安化有线在经营实践中认识到,在三网融合全面推进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有线网络公司由于自身体制、机制、人才、技术等方方面面的不足和缺陷,还无法完全与运营商及网络视听新媒体抗争、抗衡。因此,必须高扬自身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积极向党向政府靠拢、靠近,尽最大可能获得党和政府的支持、扶持。事实上,近年来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党委、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促进包括广播电视业务、有线网络业务在内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政策。关键是我们要抓住机会,将政策落地、变现。 房子是用来住的,政策是用来执行的。但政策从出台到落地执行,往往有最后一公里必须打通。否则,政策就有可能“好看不好吃”“好看吃不到”,甚至变成一纸空文。解决接入网“最后一公里”是有线网络公司的强项,但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却是弱项。安化有线之所以在整个行业衰退、普遍经营维艰的情况下,不降反增,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擅长落实、用好用活用足各项政策有着莫大的关系。他们的做法有: 一是宣传、造势。在落实上级政策过程中,安化有线意识到,上级所出台政策大多是行业政策、部门政策,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广大用户未必完全 二是软磨硬泡,不达目的不收兵。“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论什么政策,都难免会遇到“肠梗阻”“中梗阻”。落实政策决不是开一个会议、发一个文件那么简单,必须反复汇报、沟通、游说,为争取到具体项目、经费甚至不惜“死缠烂打”,穷追不舍。如在争取“村村响”工程建设项目经费及运行、管理、维护经费过程中,他们光向有关领导汇报就多达50次以上,还经过多轮“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的“角力”,终于达到目的。其他项目和经费的争取过程也同样如此,没有一项是轻轻松松、舒舒服服就获得的。所以,他们被领导称为“蚂蟥”。正因为有这种紧叮不放的“蚂蟥精神”,安化有线才能领先他人将政策落实执行到位,并变现为业务和收入。 三是敢于“亮剑”、硬碰硬。把政策变现,是一场艰难的博弈。但要在博弈中“取胜”,首先得研究政策、吃透政策,才能有理走遍天下,以理服人。去年,在县政府有关会议上,为使新楼盘电视开户费进入政务中心,陈社平依据省发改委文件这一“尚方宝剑”,与开发商及有关职能部门针锋相对、据理力争,甚至还拍了桌子。最后,主持会议的县领导当场拍板:广电的收费严格按照省发改委文件执行并进入政务中心。又如在落实县委县政府两办文件(安办发[]33号)精神时,有的单位态度消极,敷衍推诿。陈社平除了积极向县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外,还与这个单位的负责人直接“交锋”,最后从讲政治、讲党性高度出发将其说服,使政策在那个局系统得以全面贯彻执行。 陈社平说:“在下面做事不容易,总经理太弱了,没有几点理由说服人家,你提的要求马上就会被否定。强者为王,弱者挨打。我去谈业务,都是理直气壮的,从不夹着尾巴做人。你越阿弥陀佛,人家看你就越窝囊,哪里还搞得到业务”。 安化有线将政策的效能发挥到了极致,将政策的影响放大到了极致。所以,他们的业务才越做越多,路才越走越宽。 三、营销驱动——变坐商为行商。陈社平说“一个公司能不能完成收入和利润,营销是基础,服务是关键”。他们在营销和服务上的做法和经验有: 一是全员营销、全天候营销:作为总经理,陈社平带头搞营销。他不管是出差、坐公共汽车、打的,还是到朋友家去玩、散步,就是到领导家里去汇报,到亲戚家里吃饭也不忘搞营销,拉客户。营销人员制定的营销方案,他要亲力亲为去执行,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去推销。他的熟人、朋友,一律都用了安化有线的服务。公司所有集客业务都是他一家家跑出来的。笔者在召开员工座谈会时,有位员工说:陈总具有“蚂蟥精神”,只要知道哪个单位有业务,他就一直叮着这个单位的一把手、二把手,到财务人员,直到谈成。所以,去年光他自己所做营销业务,就实现收入多万,宽带、专网、电话、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监控系统、平台建设等等,都涉及到。 营销不能等客上门,要主动出击。对单位专网,安化有线5年前他们瞄上了。但过去这是电信的“地盘”。他们不惧竞争,想尽一切办法攻入这一领域。首先他们将各单位纳入目标客户范围,四处打听电信专网服务什么时候到期。凡快到期的,提前一个月找到单位领导反复游说、反复公关,提出电信到期以后用广电的。他们“死掐当下”,功到自然成。每年都能承接到10几个单位的专网业务。积少成多,6年下来,如前面所提到的,一共发展了80条专网、条财政内网,硬是挤进电信的“地盘”并占住一方。 二是以服务促营销,以服务求发展。在长期的营销实践中,安化有线总结出这样一条经验:最好的服务也就是最好的营销。他们一直把客户当作家人一样对待,对他们和蔼可亲,服务热忱周到。公司值班人员每天要安排值班15小时。对故障的处理规定了严格的时间:大故障不超过8小时、小故障不超过半小时必须解决。陈社平懂得,搞营销必须与服务挂钩。他说,服务无小事,但服务尽小事,小事不能小看,小事更要办好。不然,即使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拉到客户,如果你的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那他们还是会跑掉的。公司将包括陈社平在内的经营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印在客户联系卡上,发放给广大客户,24小时不关机,确保客户有事可以随叫随到。公司规定,如果客户故障处理不及时遭投诉,相关责任人不仅要受到批评,还要赔偿客户一年的电视收视费。曾有领导晚上12点、客户凌晨1点给陈社平打电话报故障,他都立马起床亲自带上维修人员赶去维修、处理,赢得了领导和客户的高度好评,并成为他们的义务宣传员、业务员。陈社平认为,客户能给公司打电话,说明客户还在我们手上,说明客户信任我们。要充分得到用户信任,就不能怕麻烦,客户打的电话越多我们越高兴。他们不光是被动接听客户电话,还定期主动给客户打电话,对客户进行回访,了解服务情况,征询客户意见和建议,与客户互动,跟客户的粘性大大增强。 安化有线通过优质服务赢得了许多新客户、大客户。6年前,有线的宽带才起步,在改造东坪城区线路时,技术员早上5点就去放光缆,架线路。当时电信用户的故障维修要提前两天预约,而他们却有叫必到。这样,一下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客户说,虽然你们的网络不是最好的,但服务一定是最好的。这样,就挖过来很多宽带用户,原定发展用户,后来到年底实际达到户。安化县宾馆协会原本与安化有线没有交集,通过北云宾馆安装有线电视合作后,协会会长李祥民彻底改变了看法。协会原来有的酒店宽带网络用的是一家电信运营商的。他说:“他们施工时就像打乱仗,毫无章法,售后服务更是差火。而安化有线北云宾馆项目施工时,副总一直守在施工一线,工作井井有条,服务细致入微。所有的故障问题都是第一时间赶到,就算不能及时解决也给会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告诉我们原因”。于是,他将协会旗下几乎所有宾馆的电视业务都交给安化有线来做,其中还有部分宽带业务、电话业务。会长的家属在电信、联通工作,他也没有把业务交给他们,他说:“我只看谁的服务最好就用谁的(网络)”。 安化有线靠服务留住用户、靠感情留住用户。所以,他们不仅基本稳住了老客户,而且赢得了更多的新客户,特别是单位客户、集客客户等。 四、管理驱动——管理出效益。安化有线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最主要的还是在管理上作文章。以陈社平为首的经营班子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立规明矩,建章建制。这些年来,公司继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廉政建设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器材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车辆使用管理制度、故障维修管理制度、客服回访管理制度等等。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坚持做到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人。 一是严格照章办事,规范办事行为,经营班子当表率。为充实后备力量,这几年安化有线先后新招聘了几名专业技术人员。招聘过程中,有的应聘人员的家长多次打电话、托关系、甚至找上门来,要求到陈社平家里坐坐,走动走动,他都婉言谢绝了。有个别的还送来香烟等礼物,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陈社平能退的则退,不能退的就交公司办公室,用于业务招待开支。在人员录用上,秉公办事,阳光操作,从不参杂半点私人情感,严格按经营班子原定的招聘计划,“公开、公平、公正”的予以录用。 二是自觉接受广大员工的监督,做到了不该得的利益坚决不得,违反公司原则的事坚决不做,有损公司经营班子形象的事坚决不为。因业务关系,陈社平对外多少有些应酬,但他自己从不在外签单消费,均由办公室人员统一负责接待,全年几乎没有私自签单发票到财务室报帐;外出公差,住宿、餐饮一律从简,从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乱挥霍一分钱。差旅费报销,也是由办公室人员统一填写出差申报单,由财务人员严格审查后,才予以报销。在器材采购上,严格按照有线集团的要求,公开实行招标竞价、货比三家。在器材管理上,各部门实行分账管理,专人专管,器材、设备能修理的则修,不能修的则以旧换新,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是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他们一直把安全生产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公司除了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之外,每半年还对所辖网络区域开展一次“地毯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今年十九大召开前夕,新建成的城南站机房因所处的生活小区停电,导致机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造成南区部分用户家信号中断,发现这一情况,他们在第一时间迅速予以恢复,当天到电力部门申请了一条供电专线直达机房,解除了后顾之忧。在安全生产特别防护期,经营班子成员牵头,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应急抢险队,安排应急抢险施工车,24小时昼夜值守,一旦遇到险情,总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妥善处理。对工作中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被公司安全生产监管员查获或不服从安全生产监管员监管的,处当事人50元/次;部门月累计达3次以上的,扣除部门负责人当月奖励性绩效;因操作不慎,引发安全事故,导致设备损坏、人员至伤等事故损失的,视情况给予处罚,取消部门全员全年奖励性绩效;不遵守社会公德,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受到政法机关等上级部门处理的,取消当事人全年奖励性绩效等等。这一系列制度的制订与实施,有效地扼制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安化有线从陈社平总经理到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守住底线,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业务拓展和效益提升上,营造了一种风清气正、干事创业、同频共振的和谐生态与大好局面。 结语:以上总结了安化有线之所以逆势发展、稳步增长的几个主要原因。但由于笔者访谈匆匆,了解的情况不充分,收集的信息不完整,总结可能很不到位,也很不全面。实际上,安化有线发展还有很多其他更为关键的原因或驱动因子,如精神驱动、技术驱动、创新驱动等等。也许,安化有线所做的,其他公司也能做到,也可以做好。在某种意义上,与其说是安化有线发展得好,倒不如说是某些公司发展过于平淡、过于平庸、过于不负责任,所以才使得他们给人以鹤立鸡群、一枝独秀之感。但无论如何,安化有线都是全省有线网络系统学习和追赶的楷模,是全省有线网络系统仿效和复制的蓝本。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况公司乎? 努力吧,我的兄弟我的团——湖南有线网络集团! (马美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yangzx.com/yysgr/54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