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7/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把益阳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记省级书香家庭赵建超一家

益阳在线6月15日讯(记者宋咏琪)爱书成痴的父亲,文化战线的母亲,“弃”乐从文的女儿。有这样一个家庭,家有藏书三万册,阅读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身临其境感受益阳文化,老街小巷、历史旧址、名人故居都有他们的足迹;一家人致力于推广益阳文化,要把益阳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这个家庭便是日前获评省级书香家庭的赵建超一家。

每次回家,赵建超手里不拿几本书才叫稀奇。今年52岁的赵建超是赫山区文联副主席,也是一家之长,爱书成痴的他什么书都往家里搬。线装古籍、民国旧书、现代书籍……有时淘到了几本市面上买不到的书,人还没进门就能听到他吆喝:“看看我带回来什么?”

面对赵建超的吆喝,在赫山区文化馆上班的妻子郭纯不为所惊,女儿赵艺娟也不为所动。十有八九是书,母女俩会意了一眼。

从赵艺娟记事起,家里最多的就是书,在她看来,父亲爱书成痴。“父亲买书,不局限于书店,地摊上能看见他的身影,废品店里也有他的行踪。”赵艺娟说,有次,一家人在桥北吃饭,一辆收废品的三轮车恰好经过,父亲放下筷子就追,在一堆废旧书刊里翻了起来……

尽管家里书多成山,赵艺娟从小却是个不怎么爱读书的孩子,相比书籍,她更爱的是钢琴。对此,父母并没有严加要求,而是尊重她的选择。初三那年,赵艺娟独自一人到武汉求学音乐。年,她从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没有选择与音乐相关的工作,而是回到益阳,成了胡林翼陈列馆的一名讲解员。

从弹钢琴跨界到做讲解,父母并没多说什么,在他们看来,只要女儿发自内心,他们都支持。而在赵艺娟自己看来,选择在胡林翼陈列馆做讲解,既是自己内心所向,更是受父亲的影响。

胡林翼陈列馆便是赵建超一手创办的。年,赵建超开始收藏胡林翼文物,期间,他提出一个超然之举,要创办胡林翼陈列馆。起初,妻子不答应,视他为“疯子”,后拗不过,便规定“陈列馆规模不可超过万,家庭以借支形式借其万”,并要求“10年归还”。于是,赵建超把早年下海办厂的积蓄全投了进去。16年来,他凭一己之力收集重要文献0多卷,汇聚散落各地相关文物件套,建成全国胡林翼藏品最全的专题馆,成为省文物局正式授牌的13家民办博物馆之一。“胡林翼是益阳最好的文化品牌,可惜我们对他的研究却远远不够。”这是赵建超办馆的初衷,也是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父亲的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赵艺娟。

“或许是我从小离家的原因,每次放假回家,父亲都会带我看看我并不熟悉的家乡。”赵艺娟说,湖南最早的农村党支部——金家堤支部旧址、“三周一叶”故居、胡林翼创办的箴言学校,还有老街古巷、乡间小道,走访之间,父亲并不会刻意灌输些什么,但当看到那些历史的痕迹,听到那些文学巨匠和历史名人的故事,她便想知道得更多。此时,家里的藏书成了她的最爱,读得越多,她对湖湘文化便越发有了兴趣。“父亲和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快乐读书。在湖湘文化里,我找到了一份快乐,更找到了一份意义。”赵艺娟口中的意义,便是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人知道益阳的故事,了解益阳的文化。于是,年至年间,她义务在金家堤当讲解员。年,她着手写下了《胡林翼家训家规》解说词,并被制成专题片在中纪委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yangzx.com/yysgr/52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