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形势,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

1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平稳,全部工业增加值由“十一五”末年.6亿元提高到.3亿元,翻了一番。“十二五”期间工业企业虽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增速有所回落,但“十二五”期间仍平均增长10.3%。工业经济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十二五”末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仍高达31.8%。

图一:“十二五”期间益阳市工业增加值情况

“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建材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其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比分别由29.5%、16.3%、6.7%、3.2%提高到31.6%、22.4%、13.6%、3.9%。黑茶、槟榔、熟食加工、船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特色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图二:“十一五”末年和“十二五”末年全市规模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占比情况

2运行质量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全市着力培育高回报率、高技术产业,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运行质量不断优化。全市轻重工业结构由“十一五”末年的39.6∶60.4,调整到“十二五”末年的44.4∶55.6,结构更趋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2.3%提高到42.9%,提升20.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由33.7%下降到17.5%,下降16.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由.5%提升到.7%,提升69.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缴税金由15.1亿元到23.0亿元,提升幅度52.3%。

3企业实力逐渐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发展稳定,企业积极引进人才、加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逐渐提升。规模工业企业“十二五”末年达家,较“十一五”末增加多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由6家增加到17家;企业投入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0.5%提升到1.1%;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由9.4%提升到12.9%;继本土企业汉森制药、太阳鸟公司上市后,“十二五”期间,又有克明面业、艾华电子等公司成功上市。

4园区发展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全市坚持“园区兴工”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工业园区是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大力实施“园区大会战”,园区发展实力大大增强。全市省级园区由原来的6个园区,增加到现在的9个,期间益阳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园区,园区幅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末年园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2亿元,为“十一五”末年的2.3倍,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64.0%,较“十一五”末年提升16.5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资.31亿元;园区累计入园工业企业个,在建企业个,投产企业个,其中规模工业企业个;园区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96万平米,利用率81.8%。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长春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yangzx.com/yysgr/11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