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护师生安危

守一方平安

——队担负益阳市金银山学校不稳定边坡

应急处置工作纪实

▲险情解除学生复课

“贾校长,学校不稳定边坡险情已经解除,因险情停课的师生,5月6号可以正常复课了。”5月4日下午,从湖南省地质院队承担的益阳市赫山区金银山学校不稳定边坡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现场传来的好消息让大家如释重负。

自4月24日发生险情以来,队作为益阳地灾防治中心挂牌单位,以守护师生安危为己任,主动揽责上肩,守专业初心,担事业使命,与时间赛跑,与汛情赛跑,在短短的10天内,快速精准地完成了地灾应急处置工作,拟定了后续治理方案,彰显了益阳地质工作主力军的地位。

师生在侧险情就是命令

1

4月24日,队接到当地政府和自然资源部门的紧急求援,金银山学校田径场内发现一处不稳定边坡地灾险情,情况十分危急。

师生在侧,汛期将至,险情就是命令!接到通知后,该队迅速派出技术力量赶赴现场,展开应急调查。

这一信息如投石入湖,在益阳市各级政府、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教育部门、街道社区,及省自然资源厅、国家自然资源部中激荡起阵阵涟漪,迅速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

4月26日,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就金银山学校情况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确保师生安全。

益阳市委书记瞿海、市长张值恒,分管地灾工作副市长胡安邦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各相关部门严密监测,加强警示,抓紧实施除险工程,彻底消除隐患。

▲毛硕一行与益阳市自然资源部门、队召开商讨会

省自然资源厅事务中心地灾部部长毛硕带领有关专家赶赴金银山学校进行踏勘,并会同学校、街道、地勘单位等部门现场商讨。

经过详细调查,确定不稳定边坡险情位于金银山学校田径场南侧,边坡总长米,其中变形迹象明显段长31米,坡高13米,坡度近80度,几乎垂直。受地形地貌和降水等多方因素影响,边坡局部格构已发生鼓胀、开裂,坡顶田径场出现平均宽约1~4厘米的多处变形裂缝,且在持续加剧,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加之当前正值汛期,遇到强降雨随时可能形成滑坡,直接威胁到坡脚楼内名师生(含名学生、58名教师)和30余名商铺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潜在的危险不言而喻,千余师生的安危重于泰山,受疫情和险情耽误的复学刻不容缓!

工作组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和学校提出了撤离师生群众、封锁区域的警示。

“如果不是接到市里的地灾排查通知,我还不会把这几道裂缝往地质灾害上想,真是太险了!”金银山学校校长贾谷丰心有余悸地说。

27日晚,在赫山区政府连夜组织召开的工作协调会上,队主动请缨,请求担负起除险治理的工作重任,并立下了三天之内拿出除险治理方案,五一假期结束前完成除险工作的军令状。

初心在怀时间就是胜利

2

面对疫情防控、五一假期、夏季汛期三期叠加的时间节点,去处置一起关系到上千名师生安全的特殊地灾险情,对于人来说,是一项决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全力以赴、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计报酬的艰巨任务;也是践行为益阳提供地质技术支撑、守护地方百姓安危的初心。

“唯有挺身亮剑于危难时刻,方显我们地质队伍服务地方防灾减灾工作的使命与担当,必须拿出最精锐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急除险工作”。队队长徐小华在4月28日组织召开的专题紧急会议上说道。

▲队队长徐小华(右三)与施工组现场讨论施工方案

面对5月5日解除险情的任务,徐队长和分管副队长邓志刚每天带领相关负责人到学校现场查看施工环境,讨论施工方案。

兵贵神速,队会后第一时间成立金银山学校不稳定边坡应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徐队长亲自任组长和处置总指挥,全面展开技术攻坚、除险治理及协调工作。

人手不够怎么办?单位从云南、长沙等地抽调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回益;廊桥切割队伍从广西出发,星夜兼程赶赴益阳;从队地灾防治、工程施工、总工办、安监科等部门调派精兵强将。最终,一支由多名注册一级建造师、2名注册岩土工程师,10多名高级工程师,及地灾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精英团队迅速组建,并分成技术专家组、项目实施组、综合协调组三个工作组开展工作。

时间紧急怎么办?28日晚间,在编制治理方案的同时,各项除险施工准备工作随即启动,3台专业监测设备率先进场,对变形边坡和裂缝进行精密监控,施工挖掘机、吊车进场待命,并连夜开辟施工通道,夜色中的田径场上暗含一丝风雨欲来的紧张气氛。

▲连夜布置监测设备

在方案拟定的关键时刻,金银山学校向专家组提出请求,希望在进行地灾治理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学校的运动场地。面对难题,专家组经与省自然资源厅、省地质院相关专家的商讨,明确了彻底消除隐患,恢复学校场地原貌,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方案编制目标,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平衡需求,放弃了较为冒险的坡下支护方案,制定了“削坡减载+锚拉桩板墙+排水系统+监测”的治理方案,及分边坡西段工程治理和东段监测两个阶段的施工部署。在30日下午举行的专家评审会上,这一方案得到了来自省市区自然资源部门、省地质院及学校各方面专家的一致认可。

专家评审会一结束,现场削坡减载工作马上全面铺开,廊桥拆除首当其冲,所有人的精神都绷紧在切割机的嘶吼声中。经过两天紧张有序的作业,悬在半空,压在坡顶上约40吨的西侧廊桥被安全拆除,随即进入边坡开挖这一关键阶段。

▲削坡减载现场

削坡减载的开挖方量约有立方米,尽管方量不大,但现场作业空间狭窄,仅有一个出入口,周边房屋既高且密,设备进场、渣土转运十分困难。

放在往常完成这样的工作量大概要十多天,而现在需要5天内完成!

“今年因为疫情,已经耽误了老师和学生们太多时间,我们不能再让地灾隐患成为师生们新的拦路虎,请大家再加把劲,辛苦一些,把时间给孩子们抢出来”。面对赫山区政府和学校的迫切期望,现场施工组又适时调整施工方案,主动与周围居民沟通解释,每天施工超过20个小时。

以速度换时间,仅用了短短4天,削坡减载工作已基本完成,原来的变形、裂缝、岩土松动已看不到踪迹,13米高的陡坡上出现了一个平缓的“阶梯”,这个一直紧绷在所有人心弦上的地灾险情,终于安全解除了!

复学在即联动就是效率

3

3天拿方案,5天除险情。时间紧,任务重,从4月24日发生险情开始,在地方政府和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调下,群策群力,形成联动效应,才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为了治理方案的出炉,队主动与湖南城市学院联系,聘请专业教授进入应急处置专家组,并邀请省自然资源厅及省地质院专家到金银山学校踏勘指导,助阵治理方案专家评审会,集大家智慧,给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吃下了“定心丸”。

在紧张的除险工作中,益阳市、赫山区两级政府、自然资源部门、教育部门和金银山街道社区的领导们也都放弃休假,多次亲临现场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督促安全质量和进度,为人提气、鼓劲!

▲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晓跃(右四)到现场督查工作

师生群众急需疏散,施工现场务必封锁到位,周边群众的情绪需要安抚,这么多工作怎么协调?为了抢时间赶进度,为了各工序的紧密衔接、快速运转,地方各级政府、自然资源、地勘单位、街道社区、学校科研等各个部门的40多位同志组建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yangzx.com/yysdl/67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