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战神蚩尤 关于蚩尤,我早有耳闻,并心生崇拜,特别是做了微益阳以后,对于上古战神蚩尤更是尊崇,生怕有些许怠慢。 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双角牛头又是传统的龙文化里的龙。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 约在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战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下,从安化出发,北上东征,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黄帝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从这个角度说,蚩尤是炎黄子孙的祖先。 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玄女”和“应龙”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蚩尤战败后,有些人就归化黄帝,有些人就南归梅山,也有些人散落他乡。 据说蚩尤死后,天下又动乱起来,黄帝并不声张自己的声威,反而教人画许多蚩尤的画像,到处张贴,居然换得万邦弭服,天下又太平起来了。 威名远扬的秦始皇、汉武帝,祭祀八神主,都把蚩尤列名为第三位敬奉。 汉高祖刘邦起兵之时,先在家乡祭祀了黄帝和蚩尤;取胜之后,偏偏冷落黄帝,将蚩尤祠迁到京都长安。 补充一点,蚩尤就是安化梅城人,今安化梅城思游,后人为了纪念而避讳才取名思游,梅城大梅溪的“蚩尤井”,新化的(古新化属于益阳境)大熊山上,早有“蚩尤坪”,“蚩尤屋场”,安化田心川岩庙有蚩尤洞。梅城附近多枫树,当地人喜欢采集枫果熏茶叶来打擂茶喝,喜欢用枫果与艾草烧水洗澡,都是因为蚩尤是枫树的化身。 还有在安化有个传说,蚩尤小时候很调皮,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傩公傩母(nuo二声)担心蚩尤长大坏事,就把他关锁在南山(梅城南桥通士山)井池中。而这井池是仙境,蚩尤在这里修炼,年后长大成龙,就这样做了九黎首领,被后世尊为兵主、战神、枫神。 后来关于梅山文化,又是谁把他发扬光大?时间又到了年前,他是梅鋗...... 梅鋗(xuan一声)(?—前年) 是越王勾践后人,秦末将领,馀汗人(今江西省余干县梅港乡人),长沙王吴芮部将。 他辅汉刘邦破秦功高,被封为“十万户候”。但他不愿做官,隐逸安化梅城而终。梅山古为“荒服”之地。居民“贡而不赋”,无徭役。成为梅文化鼻祖,各地梅山、梅城、梅岭等都是他的分支,各地梅文化都尊梅鋗为老祖) 带着对古人的的一种诚惶诚恐,生怕惊扰了这0年的梦,1月10日,应蚩尤故里微友夏老师兄妹和冬冬等人的盛情邀请,我与三个朋友(爱海老师、晖哥和李师傅)一同驱车前往这块神奇的仙境。目的是想从蚩尤人家的生活习俗、风景等感悟下上古仙人的气息。 第一次去安化,想不到就这样打搅了蚩尤的梦,安化是个山区,越往里走,越是弯弯曲曲,很是考验我的虔诚。开车三个来小时,终于见到这传说中的“蚩尤界上” 再往里去,还是山路,山那边的妹子可听到我匆匆的脚步? 夏老师提醒我们,前面不远就是他家,我被一路的风景迷倒了,却被他家的屋场给酔趴了。 我后悔怎么不早点来,也庆幸自己还有这么美妙的风景让我醉。 远处看见一蓑衣老农,近处才知道这是夏老师的父亲,这样的场景,他父亲一轮锄头就是几十年。 远方的客人一进门,家里的炊烟早已经升起,厨房的柴火腊肉在安化应该是最平常的摆设,但对城里的人来说是最馋口的美食。 夏老师带我们看了他家的地窖,小时候家里没有冰箱,这样的地窖有很多个,山里黄鼠狼多,上面放些重物压着,可以用来储存农产品,也可以用来关鸡和鸭子等。 下面有些东西我也叫不出名字,包括它的用途,但我知道,这是蚩尤人家,乃至梅城农家孩子最最清晰的记忆,大家慢慢看。 下面这图你们先看 同来的微友“益阳晖哥”懂得神龛中间字写的一些门道:天地国亲师是中国民间祭祀的对象。旧时民间多设一天地国(君)亲师牌位或条幅供奉于中堂。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 这几个字写法相当讲究。 天要盖地,不带刀,不连二(天比下面的地字大,要盖住,但最后一捺不能写成刀的形状,人字不能顶二字,就是人不顶天) 地不离土(地不开叉,地字写的时候土和也不能开缝,连起来,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国要封口(国家要有国界,不能有外敌侵入) 亲不闭目(“亲”(親)字的目字不能封严,谓亲人和朋友要真心对待,不能遮遮掩掩。) 师不当撇(师不带刀)(指“师”(師)字不写左边上方之短撇,谓师不当撇(撇开)。又说为师者以文为业,以文服人,切不可师者行武动刀。 位不离人(人不离位,位要端固)”(“位”字的“人”部与“立”字要相连,且字形端正稳固。谓为人要端正,且做好自己的事,而不能越位。又说为写这个位字要做着写,不能站起来)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讲究? 下面是夏老师的老父亲在农闲时做点竹艺填补家用 他们家还自己制作豆腐,这里的豆腐后来我吃了下,真跟城里的不一样,豆香浓,有劲道。 这是他妈妈的外婆传给她妈妈的装嫁妆用,而今传给额夏老师的妹妹了,看那拿手,也已经百年了。 安化山里的孩子看到这个应该不陌生,满山到处可见的棕树,勤劳智慧的山民们就用来做这个流传几千年的蓑衣,这个蓑衣最初的概念哦是在《江雪》一诗中看到的场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他妈妈告诉我说,这本地丝瓜种,最甜,最好吃,可惜过了吃丝瓜的季节。 来年丝瓜季,能尝一啖无? 随处看见的娘家小品,却总能勾起我无尽的遐想,寒暑易节的农院里,这些农具就是他们作息的一个符号。 满院子闲庭信步的鸡和鸭子,可听得懂一个外乡可能的欣喜? 年猪都杀了,过年还远吗? 好客的蚩尤人家,儿子女婿等亲人都回家了,我们去的前一天就杀好了年猪。这头猪只有八个月大,完全山里没有吃饲料味道的那种哟,后来吃起来的味道都真的好香,一下吃到了20多年前的猪肉味。 杀了年猪自然要灌香肠了,再放在厨房的柴火上熏着。 猪油,那解放前只有地主家才有的福份,猪油炒蔬菜,放点盐,翻炒几下,不放味精,那个原汁原味,只有你吃了才知道。 这些五花肉,别说你在益阳市区买得到。 摆满了这房间的坛坛罐罐,不说你也知道是什么,都是为了劳累在外的儿女,能回家吃吃娘亲的味道,还有那淹猪肉的盆子..... 对,安化魔芋豆腐,都是自家种,自家做的,我就纳闷,蚩尤人家是天生的吃货吗?美食家! 不够杯子?夏伯伯马上拿起篾刀做了几个出来,蚩尤人家喝了几千年的安化假酒(安化假酒有几千年的历史,有点甜,但后劲力不可小觑),我可是第一次尝,喝上一口就喜欢上了,怎么办?夏老师的同学罗冬冬说,他家有的是,专门给我准备了点这样的“梅山泉” 最该感谢的是夏老师的堂客,美丽大方又贤惠,搞出的一桌菜很是美味,虽然说原材料好(自家地里的蔬菜都甜味没的说,我可以去蚩尤故里种一亩菜园吗),但他堂客真是应了一句出得了厅堂,入得了厨房。 这个图前天放朋友圈,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告诉你们。是蚩尤人家山里土蜂采的野菊花蜂蜜,甜自然是甜,喝了酒喝点这样的蜂蜜水,你懂得。 酒后烤火,你在外面很冷吗?罐子里是当地特色煮茶的方法,自己山上的茶叶,爱海老师喝了一杯又一杯,煮都煮不赢,原因,好喝! 如此蚩尤人家,我和晖哥玩起了几十年前的游戏,不知道名字的,说明你们还小,小时候,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 丰收年*冬藏 屋梁上,到处挂满了这样的玉米,足见60多岁的父母亲一年来的勤劳。 烤红薯,小时候最爱吃的零食,别说你又羡慕。 小狗小猫很是慵懒,一睡就是几个小时。 探秘葡萄洞 葡萄洞,在当地是很有名声的,传说蚩尤还在这里淘到一部世外兵法,成就了上古战神的名望。她是个熔岩洞,里面很多石钟乳。由于没有开发,进去的路有些艰难,小孩子是不能进去的,一不小心,怕出意外。 这就是洞口,我们约爬了30分钟哟。 名字自然是没有,我们感觉是个坐莲,就叫她观音坐莲吧。 仔细看,上面有上古神器 这是个仙桃, 像不像紫色的葡萄? 里面流出的水,用手一挽就能喝,当地附近的村民直接这里取水哟。 又见蚩尤人家 葡萄洞回来,路上又见一蚩尤人家,这样的人家很多,他们就这样几辈子,几千年住这样的房子,吃这样的甜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憩。恬静故里,怡然自乐。 思游中学 夏老师中途带我们到他工作的学校看看,思游中学,他的同学号外梅山易也一同陪我们看看。 张家仙湖 匆匆忙忙我们来到了张家仙湖,开始之前,我就纳闷,谁敢号称仙湖? 我真是惊呆了,此景只因天上有,蚩尤人家在仙境。水墨仙湖呀! 这是生长在那些石头上的一种地菇,味道好吃,滑溜溜的,没有袋子,就随手摘了一片枯黄的荷叶。 这个塔,远了点,时间紧张,只有远远的给你拍个照,下次再来。 爱海老师一眼留意到这么多麻雀,停下车来,马上拍上几张,听说这么多麻雀出来,就要下雪了,果不其然,思游今天真下雪了。 这是夏老师的一个姨妈村里,他和妹妹小时候经常在这里游泳,水是哪里来的,从哪里流出去,不知道,有暗河,淤泥很少,最恨是冬天,要不真想下去喝口水。 四季常青的燕子潭 为了找个号角度照这些相片,我直接穿运动鞋趟入了水里,其实水里一点都不冷,更不要说这些欢快,值得。 那满石头上都爬满了青苔,深潭里的水只见流入,不见出口,还是暗河。 藏龙洞 我把他起名叫麒麟出山,你有更好的名字吗? 这就是传说的菩萨娘娘,当地很多老百姓的孩子不好养,就来这里拜一拜,接她为干娘,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没有小孩的来这里拜拜,也能如愿得到宝宝。 蚩尤人家,勤劳好客,感谢蚩尤故里的微友们,不说了,下次我还会来,你去吗,亲们?数千年的蚩尤故里,岂是我不到两天时间,一篇文章能读懂? 三牛赞赏 长按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