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移动支付兴起后,现在大家去到大大小小的消费场所,都毫无意外的可以找到墙上贴的 市民李先生前几天去市中心办事,到了午饭时间,打算就近吃个饭,路过某大型综合体的美食广场,准备进去就餐,却发现每家店门口都挂了个招牌,上面明确写着:“本广场不支持现金支付,仅限美食城一卡通,本店会员卡,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杜绝现金消费,还打出了举报凡是举报收现金者,奖励现金元。 这就让李先生非常的想不通了:我来消个费,还被限制用现金了?那万一没带手机,是不是就吃不成饭了呢?还有,如果是老年人来消费,不懂手机支付那又怎么办呢?李先生不能理解商家的做法,他说,尽管现如今移动支付很方便,但是如果商家不接受现金消费,作为消费者来说,还是不方便。 拒收现金并非个别现象 关于现金支付涉及民生,为此,事件君特意去到美食城做了了解。发现,拒收现金确实不是个别现象。正值饭点,美食城生意不错,许多店家门口还需要排队等候。所有店家收银台前,无一例外都竖着一摸一样的牌子,“不支持现金支付”。 进店用餐的大部分客人也都采用手机支付,在了解的时段中,也有部分客人对“不支持现金支付”产生质疑,但却无可奈何。店家说了,不支持现金支付是美食城公司的规定,为了方便统一管理和抽成的,其实并非他们意愿。 商家拒收现金涉嫌违法 那么,这个问题也就清楚了,所谓支持移动支付而不支持现金支付,目的并不是为了方便老百姓或者从卫生等角度着想,而是美食城公司为了方便自己监管个体商户营业收入,而采取的手段。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市民已经习惯了出门不带现金。但是,移动支付的流行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拒收现金呢?并不是! 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 公告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下统称现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在接受现金支付的前提下,鼓励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公告指出,在接受现金支付的前提下,鼓励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保障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选择权。 经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协商一致,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方式、无人销售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履行法定职责,且不具备收取现金条件的,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拒收现金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自公告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整改 公告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存在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整改。整改期限届满后仍然存在上述违法违规行为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电商平台是否可以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随着移动互联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对于电商平台、无人销售、自助服务、网络政务等场景,以网络化、无人化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务、履行法定职责,也不具备现金收取条件,且参与各方在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上达成一致,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必须明确,政策指引本身是中性的,目的是规范包括现金在内的各类支付工具的选择和应用,对支付行为、业态发展、技术创新并不会产生带有偏向性的影响。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 作为收款方来说,不能为了结算方便而拒收现金。如果更多商户拒收人民币,或对现金支付采取歧视手段,将影响人民币的正常流通。 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移动支付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科技来完善和改变生活,但同时也需要保留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移动支付对于年轻人来说很便捷,但是对于不懂、不会用的老人来说是一种负担,还不如现金支付来得快。 我们也希望商家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让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同时并存,并减少一些捆绑式的消费模式,让消费者去自由选择支付方式。 那么,关于商家拒收现金的事情,你怎么看? 如果扩散开来你觉得会影响到你和家人的生活吗? 欢迎留言评论分享你的观点。 ?end? 事件君赞赏 长按中科获品牌影响力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