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世上有一种人,能把别人的孩子看得比自己的孩子更重要。 这世上有一种人,能为了别人的孩子舍弃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他们,就是教师。 -2- 本是收获的六月,山东省东营市刘增寿老师却倒在了陪学生考试路上,永远地走了,留给亲人一世的悲伤。 年6月12日15时,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八年级七班班主任刘增寿老师正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河口区一中考点外等待着还没来拿准考证的考生,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倒在了地上,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38岁。 6月14日上午,刘增寿老师的追悼会在东营市第二殡仪馆举行,近千人含泪前来送别。刘老师静静地躺在殡仪馆,参加追悼会每一个人都眼噙泪水,强忍悲痛,低声啜泣,他们都舍不得吵醒刘老师,他们知道刘老师太累了,需要休息…… 刘老师是怎么死的? 刘增寿的学生小张哭着回忆,事发那天他看到班主任倒下时,还以为是中暑了:“我看到他晕乎乎想抓柱子,但是没抓住,可能是怕弄伤我们,就走到前面倒了下去。” 刘增寿的学生小陶哽咽着说:“那天刘老师为了我们考试顺利,特地穿了红色上衣。当时他在遮阳棚外面发准考证,让我往里面站站,说一会还要考试别晒着,他自己却站在棚子外面。”那天,她亲眼目睹了刘老师倒下的过程,“当时我还在和同学讨论生物题,他突然向前走了几步,然后慢慢倒下去了。” 年6月12日下午3时,经过抢救无效,刘增寿老师永远地离开了他心爱的学生。 -3- 刘老师从教17年,是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东营市优秀教师、东营市教学能手、东营市师德标兵、东营市名师、东营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东营市学科带头人、河口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每一项荣誉都记录着他的艰辛和汗水。 刘老师是班主任,还是年级部主任。他每天要负责的工作特别多,卫生、纪律、考试、教学、教研、巡查……工作事无巨细,他都亲力亲为。他爱工作,也爱学生,晚上八九点下班是一种常态。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过度透支了刘老师的精力和体力,他终于挺不住了,倒下了。 但他太年轻了,只有38岁!年轻得令人心碎!他把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深爱的校园和学生,却把无限的悲伤留给了父母、妻子和孩子。 -4- 工作是为了生活更美好,健康是正常工作的根本保障。然而,诸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教师的健康状况堪忧,已经到了不得不高度重视的程度了。 年12月4日,甘肃省永靖县塬中小学孔令芸老师猝死讲台,她总以为自己能挺得住,总不想耽误学生的学习,最后生命定格在42岁! 年12月3日下午2点03分,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中学余光辉老师在参加学校教师会议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因公殉职。胡店乡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初中,余老师是班主任,是数学老师,教九年级。他的同事回忆说,余老师每天在班级的时间比学生还多。他每天从清早5点多忙到学生就寝,然后回到家里还要忙到深夜。他连星期日都在学校统一安排下,在学校给学生补课......余老师每天工作时间都达到十五六个小时。他确实太累了,就是不锈钢身体也会倒下啊! 年9月15日下午,湖北孝昌县一中A班班主任彭东平老师正在上课时,突发疾病倒在讲台上,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的学生和校园,年仅44岁。彭老师的同事说彭老师每天从早上5点多起床,到晚上10点多才能完成工作。长期的劳累,是导致他猝死的主要原因。 …… 案例太多,不忍继续列举。每一位教师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英年倒下了,不仅仅是家庭的悲剧,也是国家的损失。 近年来,多家不同机构的调查结果几乎高度一致地表明,教师的亚健康比例已经超过70%,长年带病工作的教师比例已经超过22%。某机构还发布过一个可怕的调查结论:教师的平均寿命只有59.3岁。 遗憾的是,在这种状况下,教师的工作强度仍然在不断地增加,教师的健康监控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起来,甚至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免费体检在多数学校也是一句空话。很多年仅三四十岁的教师已经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不少四五十岁的教师都死在岗位上,令人心疼呐! -5-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工作再重要,也没健康重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年底,安徽六安的骨干医生方培虎劳累过度猝死,当地卫计委决定在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向方培虎同志学习的活动。 《人民日报》惊悉后发文怒怼:工作与身体,孰轻孰重得算明白账。 《人民日报》的原话是这样写的:“劳累大多出于自愿。加班,是责任心的体现,也是获得较高职位和收入的途径。但油尽必然灯枯,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无动于衷。要避免被浮躁的‘成功观’裹挟,在事业上急于求成,把人生压缩成‘短线操作’。工作与身体,孰轻孰重得算明白账。” 没想到《人民日报》的警告犹言在耳,振聋发聩,但教师的负担和压力却有增无减,悲乎! -6- 年秋季开学时,某县一中的校长很严肃地向全体教师提出要求:为人师表,必须向益阳一中胡进文老师学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个人担任三个班数学课,还当班主任,病而不休,直到去世时手里还抓着演算草稿纸…… 校长的“号召”引起了与会教师的普遍不满,教师们纷纷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