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初,日首冈村宁茨指挥京汉路和濮阳、清丰、内黄、浚县、滑县等处日伪顽杂2万余人,配有飞机、坦克、骑兵向冀鲁豫沙区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企图以极其残酷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彻底摧毁沙区抗日根据地。 枣树刚抽嫩芽,小麦正值吐穗。一天,日伪24路军杨振兰部余人,趁八路军主力正在清丰、濮阳公路一线打击敌人之际,突由浚县的黄辛庄北犯,占据高陵县的前安化城村(今前安村)。修寨、挖壕、砍树、拆房,四处抓人,抢修工事,企图长期盘踞这里。闹得附近村庄鸡犬不宁,成了一片恐怖世界。 杨得志 冀鲁豫军区杨得志司令员,根据敌人占据安化城,封锁卫河渡口,切断沙区同大行山区的联系等特况,指出:这是敌人对沙区根据地扫荡的开始,必须紧急动员起来,粉碎敌人的扫荡。并决定攻打安化城,摧毁敌人这一前哨阵地。 安化城是一个三百多户的大村。敌占后,将四、五家地主的楼房修为临时碉堡。在厚厚的青砖墙壁上,钻了许多枪眼。楼房附近的墙垣土屋,都予拆除,成为难以接近的开阔地带。 敌人占据安化城的第四天,军区4团2营在营长张树新率领下,从根据地南野庄出发,以每小时15华里的速度急行军,于黄昏时抵达安化城附近。然后分三路,架着云梯,顺着麦垅,飞快地进抵距寨墙米处,隐蔽待命。 9时40分,攻击开始了。2营战士飞奔寨下,架起云梯,向上攀登。机枪、步枪、手榴弹和喊杀声响成一片,寨上及其四周到处是火光。战士们这个倒下了,那个冲上去;梯子被炸断,就以人作梯。十几分钟后,凭借寨墙顽抗的敌人,被强大的火力压了下去。战士们攀上寨墙,同敌人展开了争夺战。激战半小时,敌人死伤40多名,被俘80多人。残敌慌乱地逃进炮楼里,进行垂死顽抗。 攻击炮楼的战斗,已进行两个钟头。曾几次攻到炮楼下的战士,都因楼高梯子短,未能攻上去。敌人机枪吐着凶恶的火舌,接连夺去十几名青年战士的生命。攻击受挫,敌人嚣张起来,狂妄地叫着。 在这紧急关头。张营长出现在战土面前。他胸有成竹地分析说:“敌人之所以敢叫骂,是因为我们没有打掉一个炮楼,他们以为坚不可摧:再者,现在已经是半夜了,敌人以为我们不会攻击很久,只要天一亮,西有五陵的日寇,南有自卫团孙步月部,便会前来增援。所以我们必须动脑筋、想办法,在拂晓前拿下所有的炮楼,全部消灭敌人。”张营长的话鼓舞了士气,也启发了大家的智慧。战士李广才献计说:“用四轮车当“土坦克”,上面蒙上湿棉被,把‘坦克’推到楼下,用炸药让他们“坐飞机”。 午夜一点多,三辆“坦克”上阵了。李广才驾着第一辆“坦克”冲在最前边,炸药包放在车箱里,车箱上盖着十来层湿棉被。李广才钻在被子下,“坦克”在火海中滚动。当“坦克”快接近炮楼时,大胡子老张腿部受伤,李广才把他推进车厢,又去推车,却怎么也推不动。在这万分危险的关头,他把生死置之度外,立即抱起炸药包跳到炮楼下,迅速点燃火线。一声巨响,炮楼北墙被炸倒,楼顶也随即塌下来,一阵鬼哭狼嚎,五、六十个伪军死伤在炮楼里。李广才在炸药即将爆炸的一瞬间,用尽全力把载有老张的“担克”推出险境,但他自已却在返回的路上,不幸光荣牺牲了。 八路军用“土坦克”的办法,炸掉敌人两个碉堡,另一个碉堡的敌人乖乖地挑出白旗投降了。还前一个碉堡的敌人,负隅顽抗,不时向我接近炮楼的战士射出罪恶的子弹,先后吞噬了七、八名英勇战士的生命。指战员个个仇恨填膺,正当准备再次组织攻击的时候,天已黎明了。卫河西的日伪军突破卫河防线,马队在前、步兵在后,向安化城驰援而来。先是炮弹在村周围爆炸,紧接着机枪如刮风一样呼啸着,敌分两路包抄而来。在此急迫关头,指挥员才忍痛下达撤离命令,适时地撤出了战斗。此次战斗虽未全歼顽敌,却在敌人大扫荡之前,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这就是年“4.12”日伪军对沙区进行“大扫荡”的前夕,对其进行的一次沉重打击。 点击内黄县二安镇
|